人物志 | 黄晓棻:70年,亲历开国大典的兴奋从未改变 | 小保咨询

人物志 | 黄晓棻:70年,亲历开国大典的兴奋从未改变

日期:1月 04, 2021浏览次数 :1,647 次浏览栏目 :泰康之家

 

黄晓棻 泰康之家·燕园居民

 

一生感到荣耀的事

 

1949年的夏天,共和国还没成立,但已经拥有大片解放区,在国际上有了最初的声望。“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,加上英国的进步组织,一起发起了世界性的青年联欢节,他们特别向我们发来邀请信。”黄晓棻阿姨说。当时在延安被称作“周副主席”的周总理亲自决定派队参加,身在华北人民文工团的黄阿姨被选入了“青年出国文艺工作团”。

“我们的节目是大秧歌大腰鼓,在广场、街道上表演,在匈牙利满城轰动,得了大奖!”黄阿姨激动地回忆:“我们这次出去,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,我们没有国旗,所以代表团出来打的是八一军旗。那个旗子完全是绣出来的,这个时候代表团的篮球队员可起作用了,都是他们举着引进入场 。”

当时的画面依然令黄阿姨感到心潮澎湃:这不是她个人的歌舞展示,这是她第一次代表新中国!载誉归来后,代表团在中南海被国家领导人们接见。黄阿姨记得,“那天有毛主席、周总理等好多中央的同志们,在中南海请大家吃饭,我的笔记本上有他们的签名,这是我这一生都感到最荣耀的一件事情!”

 

黄阿姨讲述关于开国大典的记忆

 

接见的第二天便是开国大典。“青年出国文艺工作团”被安排和苏联文化代表团一起观礼。“现场临时搭建了两个特别观礼台,一个台子一百人左右。左边是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,右边是我们文工团和苏联文化代表团。”这是黄阿姨第一次看到新中国的机械化部队接受检阅,“当时在看台上都跳起来了!” 70 年过去,谈到当时情景,黄阿姨仍旧怀有当初的兴奋。

 

一辈子拉大提琴,纪念我的哥哥

 

1927年,黄晓棻阿姨出生于贵阳一个书香之家,亦是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。1944年,不满17岁的黄阿姨受到祖父黄齐生、伯父王若飞的影响引领,怀着一腔救国热血,投奔延安参加八路军。在祖父、伯父、兄长牺牲后,黄阿姨接过他们的革命薪火,于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黄阿姨选择从事艺术工作,和家庭的熏陶分不开。“我爷爷那一辈搞古筝、三弦,我爸爸喜欢画画、摄影,我们从小进教会学校,也整天离不了音乐,我 9岁就是唱诗班的领唱了。”黄阿姨说,她共有六个兄弟姐妹,每个人都在音乐上有自己独到的建树,“声乐、指挥、大提琴、小提琴……”毫不夸张地说,一家人就能组织起一个乐队。

黄阿姨的哥哥从小展现出很高的专业水准,被选入苏联进修名单,原本光明的未来却因时代特殊性嘎然而止。“哥哥拉大提琴,我也喜欢拉大提琴,后来哥哥牺牲了,我就坚决一辈子拉大提琴,纪念我的哥哥。”黄阿姨一直从事大提琴的演奏和教学工作,用一生的时间替哥哥实现了音乐梦想。

 

年轻时便开始学习大提琴演奏的黄阿姨(左)

 

在数不清的演出中,让黄阿姨印象最深的,当属 1964 年的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。在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当晚,周总理前来慰问大家,正式讲话前,他说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,并叮嘱:“大家要注意,欢快可以,但是脚底下要轻一点,不要把楼震垮了。”

接着周总理宣布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了!“这是《东方红》大歌舞队伍里,我们最难忘的事儿。实在是太了不起了。”黄阿姨回忆起当时情景,依然难掩激动——个人、艺术和国家,就这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。

 

这儿是我晚年的一片乐土

 

黄阿姨入住泰康之家·燕园已经有三年了,日子过得十分惬意。虽然大拇指腱鞘炎让黄阿姨不能继续演奏大提琴,但她始终有给社区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色彩的愿望。比如,在社区组织一些演出活动:“我想把我的学生都请来,有个大提琴组合,可惜我们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场地。我很愿意为燕园社区多出点力气,请他们过来表演。”

从 9 岁遭遇南京轰炸、理解抗日战争的必要性;到没满17岁、正式参加革命;再到91岁,依旧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大家做出贡献,黄阿姨的一生都在不计得失地奉献着。“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信心。我觉得我最大的幸运,就是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,我这一生无愧无悔。”

黄阿姨希望,可以在泰康之家·燕园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。她给朋友发了一封信,如是写道:“这儿是我晚年遇到的,一片乐土。”

人物志 | 黄晓棻:70年,亲历开国大典的兴奋从未改变 | 小保咨询

评论

  1. 还没有任何评论,你来说两句吧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